甘谷县礼辛镇“板凳夜话”解民忧
“长板凳”代替“主席台” 面对面说说心里话
甘谷县礼辛镇“板凳夜话”解民忧
□新天水记者 李欣桐
“今天大家都在这里,我们坐下来听一听,聊一聊,大家对民生实事、乡村治理有啥想法和问题都可以讲一讲。”11月4日晚,甘谷县礼辛镇陈庄村村委会的广场上一派热闹景象。村党支部书记陈宏亮与群众围坐在一起,大家面对面交流、心贴心沟通,一场热闹的“板凳夜话”就这样拉开了序幕。
“槐树巷的丁字路口没有路灯,晚上我们出入不方便,能不能在这里安装一个路灯?”“要是能在永乐巷安装一个监控就好了,这样要是发生事故或者是丢了东西,都可以通过监控查看。”“我们村巷道排水不畅通,啥时候能给我们解决?”……大家你一言、我一语就人居环境整治、服务管理等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你们说的这些问题,我们已经记录下来了,明天就安排人去实地考察情况,如果条件允许,会尽快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争取早日把路灯和监控安装好。”“关于这个排水问题我们已经申报项目,准备明年整改。”村干部们记得仔细,答得认真。
“板凳夜话这个做法挺好的,我们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都能得到具体回应和解决,不论是我们口中的‘张家长、李家短’,还是随口无心的一句抱怨,村干部都会关注了解并一一解决,这让我们老百姓心里很有底。”村民陈月珍参加完“板凳夜话”后对记者说。
“板凳夜话”是陈庄村今年以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创新举措。该村依托红色讲堂、红色主题广场、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,打通党建和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瓶颈,以“板凳夜话”为载体,积极探索“板凳议事”“板凳解忧”“板凳传理”“板凳送策”主题活动,打破以往重点“听汇报、查台账”的模式,用“长板凳”代替“主席台”,以其贴近群众、接地气的方式,让老百姓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问、有人管,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响应。
“以前开会议事时,总是把大家集中到村委会的会议室里,群众会感觉到拘束,有些话不好说也不敢说,而通过板凳夜话这种接地气的方式,可以让群众在一种轻松状态下纷纷发言,讲出自己的诉求和想法,我们也能倾听到基层真实的声音,收集到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,实现了村党组织服务群众‘零距离’。”陈宏亮告诉记者,截至目前,已经开展“板凳夜话”3场,累计征集路灯损坏、垃圾污染、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10余条,立行立改事项8件。
坐上群众的“小板凳”,打开百姓的“话匣子”。礼辛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刘见斌告诉记者,“板凳夜话”开展以来,村民反映意见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,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全镇推广。刘见斌表示,今后将坚持把“板凳夜话”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纽带的重要载体,不断探索“板凳夜话”基层议事形式,以更多的“小切口”破解民生问题,实现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治,逐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乡村新格局,使基层治理更具深度,服务百姓更显温度。